第97章、字越少,事越大(1 / 2)

周行长没想到,才几天时间,那位长得极漂亮的个体户就来了。

“取款,顺便汇款。”

陆离离一眼就看到,在行长室里,隔着玻璃望着她,欲言又止的周行长。

她当然要打听“国库券”的事,只不过架子还要拿一拿,赚个心理优势。

上次小李就因为问得太多,被周行长批评了几句,这回她的动作很快,生怕慢了再被批评。

“这是取款回执,这是汇款回执。”

陆离离笑着收起来,矜持地数着余下的13000块人民币。

终于,周行长没忍住,先出来打招呼。

“小同志,这是要去上货?”

陆离离在心中露出个狡黠的笑,淳朴地回答,“嗯,上家有新货,听说品质不错,这次也许能多赚些,回来还得到您这来存钱。”

周行长一听,心更痒痒了。

“小同志,我上次给你的提议,你考虑得咋样?”

陆离离眨眨眼,好像忘了般回忆几秒,有点尴尬地答道,“……啊,您说的我还不太了解,有没有啥文件能让我看看?”

周行长:不怪小姑娘犹豫,是他工作没做到位。

周行长见她很有了解意向,挺高兴,把他们请到接待室。

距离去沪城的火车开车时间有四五个小时,她就是算着这个时间差,打算从周行长这里掌握第一手信息,到沪城也不会完全抓瞎。

普通老百姓和一位银行行长的差别,可不光是职位待遇上的,更重要的差别就是关于金融行业的信息掌握程度。

——这就是陆离离最重视的“信息差”!

她一直都清楚,做生意不仅要靠营销技巧、审美能力,如何甄别、鉴定市场上的信息,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。

自从有了买卖国库券的打算,她努力回忆前世看过的信息。

除了那位令人印象深刻的“杨百万”,还想起最早关于“国库券”的报道,是在相关的党报上。

但相比于公开发行的报纸,作为银行行长的周卜庄能主动向她询问,必然是已经拿到上级下发的文件。

只要看到这份文件,她去沪城的计划就更有依据了。

周行长显然不知道她在想啥,把一张薄薄的、盖着红戳的纸递给她。

“这是上级下发的红头文件,你有啥不懂的可以问我。”

陆离离接过来一看,文件上只有短短一行字:

“兹要求川州邮政储蓄银行,落地国库券公开发行事宜,积极配合扶持国家经济建设政策。”

落款是:华国人民银行,1988年4月3日。

如果陆离离只是个普通的个体户,她一定会不满周卜庄的“糊弄”:这薄薄的一张纸,就是上级的红头文件?

可陆总是见过大世面的,深知一句话的道理,“字越少,事越大”。

“国库券”这种新兴的债券形式,首次以公开发售的方式面向大众,会引发怎样的社会变革尚不可知。

此时此刻,可谓一切都是未知数,上级说得模糊,下级只能尝试着来。

陆离离心如擂鼓,在出了一身鸡皮疙瘩后,她默默平息心中的激动。

亲眼看到这份文件,对她来说,不仅仅是得到一个去沪城赚钱的保证,更让她对这个时代有了亲历者的真实感!

重生至今,她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,可始终有种缥缈无边的茫然。

没想到,手里托着一张薄薄的红头文件,却让她在心中产生巨变!

陆离离知道,如果能参与到这场足以震动华国经济市场的变革中,她就不再是时代的浮萍,而会成为与时代紧紧绑定的一员!

长久以来缺失的归属感,在这一刻,竟奇迹般地圆满了。

周行长见她不说话,还以为个体户看不懂政策,刚要开口解释几句,陆离离突然抬头,眼中的光芒都把他刺了一下。

“周行长,川州啥时候开售国库券?您能给我个准确消息吗?”

周卜庄被她盯着,不由得挺直了背,“具体时间还要等上级通知。”

陆离离点点头,她知道不是周卜庄故意推脱,只不过第一批接到开售通知的城市,都在看着沪城的动作。

只要等到沪城在4月21日正常开盘,其他六个城市也会陆陆续续打开“国库券”的买卖空间。

“那好,周行长,这件事我记住了,等我回来。”

“没问题。”

周卜庄明明没得到她的保证,但却被她的眼神看得有点热血,同时也奇怪:

意气风发与处变不惊,为啥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年轻姑娘脸上?

“如果周行长这里有各地党报,也请给我几份,让我看看。”

别人不知道她为啥指名道姓要党报,周卜庄却在心中暗暗惊叹。

最新小说: 重回1981小山村 谁能拒绝橘子小狗 难顶!又疯又欲!小孕妻叫苦不迭 污浊妄构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路人,但能看见主角光环 过分痴缠 穿书成堕魔大师姐的龙 快穿:病娇大佬太粘人 我的婚姻我的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