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之恋 > 玄幻魔法 > 崇祯重振大明 > 第161章 太阳历

第161章 太阳历(1 / 3)

度量衡并不是钦天监的本职,朱由检让他们帮忙测量子午线,是想用子午线长度确定米制。

如今有嘉靖牙尺存在,米制已经确定,不需要钦天监帮忙。

不过朱由检还是让他们派人测量子午线,最好测量出八万里,以便人们接受新的里制,推广新的度量衡。

同时在测量过程中,还能让钦天监官员提高水平,增加对天文学的认识。

在这个大航海时代,天文、星象、经纬的测量是十分重要的,必须加快发展。

而大明的钦天监作为一个家庭传承的小圈子,水平早已落后时代。

据朱由检所知,宫里的灵台太监,有时都比钦天监算得准确。更别说西方的天文学正在突飞猛进,需要大明追赶。

这让他有心把钦天监的官员和人才培养体系改动,却不知道从何处着手。因为大明对天文限制得很严,想找到精通天文的人才,并不那么容易。

所以他只能把这件事先放下,准备以后再说。向钦天监的官员道:

“测量子午线的事情可以多宣传,但是度量衡的事情不要随意乱说。”

“新制度量衡先在内廷试用,等以后彻底完善了,再流传到外面。”

打算在内廷试用一段时间,把整个度量衡体系完善后,再让外面的人接受。

以后内廷的营造、测量,完全采用新制,朱由检打算多回想些数学公式,搭建在这个体系上。

那时候只要这些公式传出去,不愁外面的人不接受。因为新制相比旧制,计算实在太容易。

更别说朱由检打算以后在明算科的考题上,多出些用新制很容易计算、用旧制却很复杂的题目。让外面的士子发现,然后接受新制——

大明的读书人是很实在的,只要和考取进士相关,他们就会接受。等到他们发现用旧制计算半天才得出结论,用新制却能很快算出时,他们自然会接受新制,甚至要求朝廷采用。

所以,在钦天监的官员凭着计算度量衡的功劳,请求让他们的子弟参加科举、废掉不许习他业的规定时,朱由检欣喜不已。因为他知道,这些钦天监的子弟一定会接受新制,有利于推广新的度量衡体系。

而且他改变钦天监人才培养体系的想法,也能通过这件事完成。朱由检当即下令道:

“其他官员能有钦天监加衔,你们这些钦天监官员,自然能转任他官。”

“以后钦天监人员的后代,同其他民户一样,没有任何限制。”

“民间有精通天文的,也可以任职钦天监。”

“以后民间的天文禁令解除,有想学习天文的,可以向钦天监申请,进钦天监学习或者自学。”

给钦天监解除限制的同时,把这个封闭的小圈子打散,从整个大明招收人才,提高天文水平。

所以钦天监官员听到这个命令后,可谓既喜又忧。

喜的是他们的子弟能参加科举当文官,以后不用必须学习天文。

忧的地方也在于此,那就是除了他们的子弟外,以后会有外人进钦天监为官。

但是他们对这个规定又不能反对,因为禁令解除后,肯定有很多钦天监子弟不愿再学天文。钦天监的子弟不够用,自然只能从外面招收人来钦天监做官。

所以皇帝的决定,可谓顺理成章。是他们主动打散这个小圈子,和外面产生交流。

这让他们认识到,以后不能随便提条件。皇帝有可能在答应的同时,提出另一个条件。

这次朱由检就是用两个条件交换,打破了钦天监的小圈子。这让他十分高兴,想起了把钦天监唤来的另一个目的。

那就是因为闰月和大小月的问题,他之前决定采用太阳历。避免每过两三年,就需要在遇到闰月多发一月粮饷。朝廷按三十天发放的粮饷,到士兵手里有时会变成二十九天。

这是能节省钱粮开支的大事,朱由检这个入不敷出的皇帝,当然非常重视。向着钦天监官员道:

“《尚书·虞书·尧典》曰: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闰月定四时,成岁。”

“《后汉书》曰:五年再闰,天道乃备。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。”

“古人已经测量出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,为何现在的历法是一年三百五十多日?”

这个问题很大,钦天监官员十分谨慎。监正叶震春斟酌再三,回道:

“一年三百五十多日,是因为只有这样,每年的正旦才能恰逢朔日。”

“而且把周天分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,并不方便计算。”

“所以本朝以周天三百六十度、每度六十分计算,每年三百五十多日。”

听到关乎朔日,朱由检没话说了。因为这是关乎正朔的大问题,搞不好会让很多人掉脑袋。只有正月初一不再关乎正朔时,他才能完全改变历法,把大明的历法改成太

最新小说: 校医清闲?你可听过脆皮大学生! 测评兼职后我成了恐怖板块大网红 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! 危险关系:禁欲上司夜痴缠 世末仙 爆红从报警开始 从星穹铁道星神开始的吃吃吃! 渣夫骂我不孕?我再嫁豪门一胎三宝 种药小仙的现代摆烂日常 综影视之我为女配平遗憾